青年腦梗患者病例展示
患者王東東,男,23歲,主因“發(fā)作性言語不利1月余”入院。1月余前無明顯誘因開始出現言語不利,自覺舌根僵硬,語速變慢,常常詞不達意,找詞困難,癥狀持續(xù)數秒后可自行緩解,當時未在意,此后言語不利頻繁發(fā)作,每次癥狀及發(fā)作時間基本相同,就診于陜西省人民醫(yī)院,按“TIA”住院治療9天(具體不詳),期間言語不利癥狀好轉。出院后開始出現右偏身麻木、無力感,以右上肢為著,走路時偶有“踩棉花樣”感覺。病人以“短暫腦缺血發(fā)作”收入我院腦6科,查體示:四肢肌力V級,肌張力正常,腱反射弱,右下肢痛覺減退,左側巴氏征可疑陽性。于我院行顱腦CT提示腦梗塞。腦6科趙雄飛主任醫(yī)師認為,患者為青年男性,結合相關檢查結果,缺乏引起腦梗塞的各種危險因素。經過進一步全面詳細檢查,發(fā)現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臟病-卵圓孔未閉,請心臟病7科李巍主任會診后,考慮患者腦梗塞可能與卵圓孔未閉引起的反常栓塞有關,建議進一步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治療。患者轉入心臟科后,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手術的注意事項及必要性,全科醫(yī)護人員給予體貼入微的照顧,從心理上緩解患者疾病對患者造成的病痛,并經過封堵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逐漸緩解。通過隨訪,患者失語癥狀及右偏身麻木、無力感明顯改善,生活質量明顯提高。
心臟病7科通訊員:張洪亮
2014-10-29